启华的科学课丨老师竟让孩子们去挖土......
12岁之前,正是孩子“十万个为什么”的爆发期,在他们的小脑袋里,装着无数个天马行空的问号。
地球为什么会有引力?
植物为什么不用吃饭?
海马爸爸为什么可以生宝宝?
蚊子为什么总咬我?
……
小学低年级时,随时随地就能做科学小实验,一旦这个时候,他对科学产生兴趣,等到中学,面对物理、生物、化学知识点时,孩子才能应付自如。
启华提倡: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教授自然科学;通过愉快、有趣的方式传授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知识。边玩边学的科学课,来启华课堂就能体验哦!
NO.1
课堂问候好习惯
正式课开始之前,老师教导小朋友们上课前需向老师问好。课堂问候语也是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细节。因为,课前问候是老师与学生在这堂课里的第一次交流,这次交流的效果直接影响着这堂课,对教学环境的创设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。
NO.2
观察科学现象
在课程开始前,科学的小种子就已经在小朋友们的小脑袋上“萌芽”啦!
浸入式的科学实验课堂在教具上的选择也独具匠心,从小绿芽发夹、变色玫瑰花、3D两变动态立体画风景图到各式各样的仿真水果、蔬菜,更有孩子最爱的藏宝箱。而这些丰富的教具,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,让整堂课充满乐趣和真实感。
学习观察,是所有科学探究的第一步,在课堂上老师以“我们知道的植物”为主题,引导孩子们开始了观察,从餐桌上食物,在教室里绿萝,甚至在老师的身上带着的小草,很快这些“植物精灵”都被孩子一一找到。
NO.3
提出课题问题
孩子们在第一轮观察结束之后,老师又引入了一个发散思维的环节,通过对形状、颜色等特征的描述,推理出这些形态的植物是属于哪个结构。
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趣味训练,对7-11岁年龄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是非常有效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方式。在推理过程中,老师带领着孩子开始了解植物的构造,从根、茎、叶、花到果实,每一种植物都有着自己的“小世界”。
NO.4
提出假设
很多好奇心强的小朋友,也开始思考了“他们是怎么长大的呢?““他们吃什么?”“他们会睡觉吗?”“他们喜欢吃巧克力吗?”可爱的小手举得高高,各种天马行空的问题,把老师都逗乐了。
当孩子们听到植物最喜欢阳光和空气时,都不敢相信,仿佛很担心“植物精灵”会饿坏了。
NO.5
设计课堂实验
老师为每一个孩子都准备了不同的种子,带着孩子们一起先唤醒他们的自己的“植物精灵”。首先需要在培育植物的小容器里,铺上一层卫生纸,再用滴管将纸巾浸湿,水分要不多不少,刚刚好哦!
NO.6
记录实验手册
老师会引导孩子们通过学生活动手册一起记录每周种子生长的变化,这本手册会成为记录他们守护一群正在发芽小生命成长的故事书。科学的意义并不仅仅只是刻板地知识汲取,更是让孩子们感受不同世界的阳光,是温暖的光、更是七彩的光。
虽然这些课看起来只是热闹,但是孩子到现在还记植物的结构……
所以,启华小学阶段的科学课要使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,亲近科学,让孩子有目的地对现象进行观察并提出疑问,设计实验并运用表格和图解等,记录操作过程、分析数据,最终检验假设成立与否。通过“观察现象—提出问题—作出假设—设计实验—数据收集与分析—得出结论”,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,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,爱上科学。
这样边玩边学的科学课,没有生涩难懂的知识,课程会用具象的内容和丰富的动手项目来让孩子们明白。老师把学科知识和科研思维结合起来,让孩子们拥有充分的表达机会,同时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以及提升科学写作能力。
启华的科学课堂就是这么神奇!
往期回顾
QIHUA ACADEMY
#REview#